新闻资讯
NEWS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人: 张生

手机: 13800000000

电话: 400-123-4567

邮箱: jialingchem.com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公司动态

获奖作品写作方法点评(之六) 四川日报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4-09-30 17:52:18

  《新闻与写作》杂志编辑部收到很多读者的来电和留言,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今日继续推出“获奖作品写作方法点评(之六)”。

  今天,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老师为大家点评解析发表于2015年3月26日《四川日报》头版的新闻消息《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这篇新闻作品,由长期驻守藏区调查的记者徐中成采写,获得了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这篇消息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了典型的事实,反映了原来教育滞后、人才匮乏的藏区在改革发展中的转变,揭示了发展教育、培育人才是落实中央关于“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等治藏方略的重要基石这一大主题。文章生动叙述藏区农牧民的命运起伏和人生感悟,文风淳朴,是“走转改”中记者下基层“抓活鱼”过程中的精品佳作。这篇新闻消息全文943字,虽有点长,但对大家学习新闻采写或许能有所启发。

  本报讯“这两年,别人想在我们村寨娶走个媳妇都难。”3月25日,记者在阿坝州若尔盖县求吉乡采访时,噶哇村村委会主任仁卓的一句感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为何难?原来,村里年轻人不少都出门上大学去了。全乡共629户人,近7年间已有235人从大学毕业,还有124名大学生在读。

  求吉乡地处若尔盖县和甘肃省迭部县交界处,只有7个村、21个自然寨,却是全县走出大学生最多的乡镇。乡党委书记张建荣说,乡里不少学生考进了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大学,还出了全县第一个留学生。

  张建荣介绍,上世纪末,求吉乡村民组建了潘州物流车队,走南闯北跑运输。眼界打开后,不少村民才发现,由于自己文化程度低,做事受限,于是空前地重视起子女教育问题来。

  下黄寨村村民尼美多吉开货车已有20年,“我小学二年级都没读完,好多路牌认不到,找路很不方便”。同村的巴千学不认识几个字,跑运输时要记录饭店电话,就在电话本上画个碗和筷子,再记上数字。尼美多吉一家省吃俭用,支持独生女儿罗措考入了阿坝师范学院。巴千学的儿子多吉扎西已大学毕业,正在自己创业搞现代农业。

  近年来,对国家和省里的“两免一补”、“9+3”免费职业教育等政策,求吉乡党委、政府大力宣传,让家家知晓。每年6月1日,乡上召开群众大会,以藏族的最高礼仪,给尊师重教的好家长和爱岗敬业的好老师献上哈达,给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发放学习用品。连续多年,求吉乡的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保持在100%。

  去年夏天,上黄寨村召开了一次村民会议,议题是:把重视教育列入村规民约。原来,比起邻近的苟哇村、下黄寨村,上黄寨村的大学生较少。村民们商定,凡是有人考上大学,村上给予1000元奖励,每户村民还要各凑一两百元给他们当学费。

  社会各界也伸出援手。由退休干部牵头成立的求吉乡教育助学协会,募集爱心资金70余万元,已对全乡所有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资助。

  据初步统计,求吉乡的大学生毕业后,少数去了成都等大城市,约90%的人回到了阿坝州工作,成为教师、医生、公务员、技术员,其中科级干部已近百人,求吉乡成为阿坝州双语干部的一个摇篮。

  29岁的更巴措是苟哇村人,她从绵阳师范学院毕业后主动回乡当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希望帮助更多孩子走出藏寨”。

  评析:标题中的两个数字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在数字的对比之间蕴含着深意。仅有“629”户人的藏区乡,意味着这里的偏远、落后,而走出“359”名大学生却凸显出这里的人才济济,两个数字对比,更是让读者为之一震,超过半数的人家都培养出了大学生!

  本报讯“这两年,别人想在我们村寨娶走个媳妇都难。”3月25日,记者在阿坝州若尔盖县求吉乡采访时,噶哇村村委会主任仁卓的一句感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直接引语引出文章写作的由头,“嫁娶”是现实农村中非常关注的问题,在偏远落后的乡村,女性的教育机会少的现象普遍存在,低学历的女性会在嫁娶中低姿态的成婚,这些现状人尽皆知。但是在这个村子却不是这样,一语道出这里的与众不同)为何难?原来,村里年轻人不少都出门上大学去了。全乡共629户人,近7年间已有235人从大学毕业,还有124名大学生在读。(精准的数字,描绘出近年来求吉乡的大学生数量,通过与全乡户数对比,展现给读者这里的大学生数量之多)

  求吉乡地处若尔盖县和甘肃省迭部县交界处,只有7个村、21个自然寨,却是全县走出大学生最多的乡镇。(第二段开始进一步介绍求吉乡的地理位置、行政概况,让读者进一步对求吉乡有了清晰的认知)乡党委书记张建荣说,乡里不少学生考进了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大学,还出了全县第一个留学生。一个偏远的藏区乡,为啥能培养出这么多大学生?(通过举例子的方法展现了求吉乡培养出的大学生出类拔萃,在国内知名高校读书,也去国外留学深造)

  张建荣介绍,上世纪末,求吉乡村民组建了潘州物流车队,走南闯北跑运输。眼界打开后,不少村民才发现,由于自己文化程度低,做事受限,于是空前地重视起子女教育问题来。(通过乡党委书记的讲述,阐释求吉乡的村民为何如此重视教育。其实不仅仅是藏区,在我国的农村,有太多封闭阻塞的地方,在那里,人们的眼界亟需开阔,教育亟待提升。可以说,求吉乡为我国其他乡村提供了教育重视的蓝本)

  下黄寨村村民尼美多吉开货车已有20年,“我小学二年级都没读完,好多路牌认不到,找路很不方便”。(好引语,朴实、真实)同村的巴千学不认识几个字,跑运输时要记录饭店电话,就在电话本上画个碗和筷子,再记上数字(好细节,形象生动,将农牧民没有文化的困境展现得活灵活现)。尼美多吉一家省吃俭用,支持独生女儿罗措考入了阿坝师范学院。(衔接上文,通过个案来展现上一辈村民是如何在学识上吃了亏,从而激励自己的下一辈努力读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巴千学的儿子多吉扎西已大学毕业,正在自己创业搞现代农业。(另一个个案用来展现大学毕业后的下一辈的生活,利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农村现状,他们将会成为改变农村、使农村兴旺的“排头兵”)

  近年来,对国家和省里的“两免一补”、“9+3”免费职业教育等政策,求吉乡党委、政府大力宣传,让家家知晓。(高升学率这样的良好成绩,自然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让国家政策完美落地,是教育取得成果的基本保障。事实上,在这里进行了呼吁,无论在哪里,教育不能缺席)每年6月1日,乡上召开群众大会,以藏族的最高礼仪,给尊师重教的好家长和爱岗敬业的好老师献上哈达,给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发放学习用品。连续多年,求吉乡的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保持在100%。(通过对群众大会的具体描写,具有场景感。除了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求吉乡还有独特的激励措施,以鼓励学生、家长、老师重视学习、培养、教书育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已经成为乡村文化,带领着所有人不断前行)

  求吉乡并不富裕,村民们千方百计筹措教育费用,有的不惜卖掉家中全部牦牛。(村民不放弃,即便是卖掉牦牛也在所不惜,这里特别的提到了“牦牛”。对于藏区的村民来说,牦牛不仅仅是财产,更是伙伴。藏区村民的生活必需品基本都来自牦牛,乳汁、毛皮、肉等,为村民带去经济利益。放弃这些,实际上凸显取舍,把教育看得很重)

  去年夏天,上黄寨村召开了一次村民会议,议题是:把重视教育列入村规民约。原来,比起邻近的苟哇村、下黄寨村,上黄寨村的大学生较少。村民们商定,凡是有人考上大学,村上给予1000元奖励,每户村民还要各凑一两百元给他们当学费。(在这里继续举例,说明不仅在乡一级有政策支持,政府领导,在村一级也具有独特的奖励与扶持方法。凸显了这里的村民觉悟高、对于教育的重视)

  社会各界也伸出援手。由退休干部牵头成立的求吉乡教育助学协会,募集爱心资金70余万元,已对全乡所有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资助。(引用社会募集的资金数量,说明了外界对于求吉乡的关注,展现了这个充满关爱的社会图景,凸显爱心)

  据初步统计,求吉乡的大学生毕业后,少数去了成都等大城市,约90%的人回到了阿坝州工作,成为教师、医生、公务员、技术员,其中科级干部已近百人,求吉乡成为阿坝州双语干部的一个摇篮。(交代了求吉乡的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提升文章完整度,展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昔日变卖牦牛培养的大学生,现在成为阿坝州繁荣兴旺的中流砥柱,付出获得了回报)

  29岁的更巴措是苟哇村人,她从绵阳师范学院毕业后主动回乡当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希望帮助更多孩子走出藏寨”。(一句话却造就了最令人动容的结尾。作者巧妙地将一名师范毕业生的话放在结尾处,引起读者深思。走出藏寨、走出贫困,这是藏区乡村人世世代代的梦想)

  这篇由徐中成执笔的消息作品获得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除了题材正能量、主旋律外,其实还有一大原因是——这篇作品不是策划出来的,而是记者沉下去“抓到的活鱼”。报道是2015年3月25日记者在藏区采访所得,文章是3月26日见报的,由此可以看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写出这么好的精品,绝对是记者下基层现场“抓到的活鱼”。

  涉浅水者见鱼虾,潜深渊者识蛟龙。要想“抓到大活鱼”,记者需要俯下身、弯下腰,“潜到深水里”,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才能让报道的作品富有生活气息、产生真情实感。“抓活鱼”不容易,需要记者迅速、准确地判断新闻线索的价值,研判报道方向,预估报道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

  这篇作品获奖,还得益于其朴实无华的文风,全文聚焦藏乡教育,由小及大、由点及面,反映了我国偏远乡村、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层面的伟大进步,展现了我国日趋完善的教育制度。文章虽简短,读后却令人动容;文字虽朴实,却饱含深情。

  本文以讲故事的方式,注重事实描述,聚焦藏区教育滞后、人才匮乏的大问题。消息发表在与集团分裂势力争夺藏区下一代的特殊背景下,具有鲜明导向和重大宣传教育意义。引起读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藏区发展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具有其特殊性,但是在教育层面,却具有广泛性。在我国的乡村,教育问题普遍存在,祖祖辈辈因为教育落后而走不出大山的情况仍然还有。文章就是聚焦于这样一个地区,他们对于国家政策的落实、乡镇自主的管理、农村的自治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样的地区、这样的成绩,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作者紧扣“求吉乡”这个小乡村,由小极大、由点及面,展现出了一幅恢弘的农村教育图景。

  文章在结构方面也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是标题部分,采用复式标题。标题中两个数字凸显了藏区乡的教育成就,引人注目,夺人眼球。

  如何写好新闻标题?有人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内容的精髓,也有人说标题代表颜值,就像女人的脸蛋,颜值高才有回头率。新闻标题须高度提炼,要简单明了、吸睛、有冲击力。用陆机的一句话来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初学新闻消息写作的人,如果不会写,可以尝试先提炼关键词、提炼素材中的最关键的事实,不要怕长、也不要怕乱,先列出来,然后再做减法,筛选关键词,组织语言,锤炼语言,精简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洁明了,不绕弯子,凸显细节,不哗众取宠。一个能够引发受众共鸣的标题,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有较高的文字功底。

  消息常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把新闻事实中最重要、最新鲜、最精彩、最能吸引读者的内容放在导语里,次重要者放在稍后的段落里,以此后推,最次要的放在最后。

  一则消息,既要做到凤头、豹尾,也要做到主体部分内容丰满,新闻不是小说虚构类文学,新闻消息在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吸引读者的注意是关键。

  这篇消息共943字,在消息作品中属于中长篇幅,但是,利用900余字将藏乡从受触动到行动,将知识改变命运的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确实非常难得。自中国新闻奖创办以来,短新闻始终是新闻界评委青睐的“宠儿”。在新闻消息评选过程中,倡导写短消息一直是评委们推崇的原则。

  这篇消息的素材丰富、结构紧凑。从“求吉乡”村民认识到教育重要性开始,一步一步介绍他们是如何展开教育扶持工作、奖励工作,获得了怎样的成果,还交代了大学生毕业去向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在消息写作中兼顾了叙事的“有头有尾”,实属难得。

  本篇获奖消息采用白描的手法,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藏乡的教育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没有宏大的场景,没有修饰性的语言,仅仅通过直接引语、背景材料、个案介绍就完成了精准的叙事。写作中没有精雕细琢的痕迹,在叙述真实的故事的朴实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真实与情意并为之动容。

  这篇文章是记者驻守藏区调查思考积淀之后,在“走转改”活动中翻越雪山深入偏远藏乡抓到的“活鱼”。

  “629户人中走出359名大学生”,这在内地教育发达地区也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数据,更何况是在偏远的藏族乡村。文章的主题有重大典型意义。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如何通过教育改变贫困落后地区的人文社会面貌一直是国家重点改革的内容之一。

  文章中报道的藏乡在落实国家政策、乡村自治等方面都做出了努力,这对其他藏区乡村以及非藏区的乡村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新闻报道的价值,不仅仅要引起社会各界对于偏远地区教育的关注,更要在国家层面引发关注,“求吉乡”显然不是个例,它代表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乡村。从文章的背后,我们能够感受到国家政府层面为改善贫困地区儿童教育问题所做出的辛勤的努力。

  1.深入调研。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同样重要。因为,对于藏乡学生考上大学来说并不是稀奇事,在某家某户出一个大学生可能算不上什么重大新闻。但是作者善于挖掘与调查,将该藏乡的住户数与大学生数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找出了其中隐藏着的巨大新闻价值。这一点对于新闻写好者来说,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地方。

  2.数字的使用。在这篇消息里,数字的作用被作者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普普通通的数字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说明,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感情。如629户人、359名大学生、开货车已有20年、升学率均保持在100%、每户村民各凑一两百元、爱心资金70余万元、约90%的人回到阿坝州工作等等,这些数字客观展现出了“求吉乡”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取得的成果。

  3.文章逻辑。从受触动到行动,知识改变命运,从“求吉乡”村民因学识问题而饱受困苦受到触动后,转而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写到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美好成就。文章布局层层深入、由表及面,通过设置悬念、层层揭秘的叙事逻辑,带给读者“知识改变命运”的启示。

  4.静态新闻动态呈现。文章看似仅仅在描述现象,是一则静态新闻。但是采写记者抓住信息中的“现场”,运用生动、形象的写实手法,鲜活真实地展现当地的人物、开展的活动,运用按照事件发展顺序来表达地技巧,将新闻动态化。在写作中追求立体化,静中找动,以动带静。

  5.叙事完整度高。消息包含了所有读者想要了解的内容。除了我们熟悉的新闻五要素(5W+1H:who谁、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哪个、why为什么、How如何),还要关注到读者关注的其他问题。比如,在这篇藏乡教育的消息中就要将问题的来龙去脉与其中涉及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背景一一交代清楚,读者关注的大学生毕业后去向也要有所涉及。

  6.文章语言平易通俗却饱含情感。文章简单的对于藏乡培养大学生一事进行了介绍,语言简单、通俗,但是无论是作者自己的语言还是直接引用村民的话,都极其质朴,在这种接地气的语言描绘下,却充满了真情实感。例如,文章最后一句:29岁的更巴措是苟哇村人,她从绵阳师范学院毕业后主动回乡当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希望帮助更多孩子走出藏寨”。表面看似在交代众多毕业大学生中的一个选择,实则是在展现“苟哇村”或者说是“求吉乡”,乃至整个藏区,全中国的乡村对于教育的付出与孜孜不倦的努力。不仅是老一辈人培养出了下一辈人,新时代的年轻人也依然在奉献自己,照亮别人。一代接着一代人的努力将会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都走出来,迎接属于他们的新生活。

  这篇作品是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翻越雪山深入偏远藏区抓到的“活鱼”,是一篇深化“三贴近”的新闻佳作。该作品事例典型、叙事充分,是一篇新闻佳作,但美中也略有不足,笔者觉得可在下面三个方面考虑进一步优化。

  1.背景的交代还可以更清晰。文中未交代藏乡的教育状况如何,例如教育资源、师资水平等,直接阐述变化,将变化原因归于政策落地与乡村政府支持。现实中,政策会起到较大的作用,但是不能起全部的作用,一定与教育资源的状况改善有关。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资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之前为何没有这么多大学生,现在却有了100%的升学率,个中原因和背景其实可以用文字来介绍清楚。

  2.转变过程应当写得更明晰。村民因知识水平不高的问题吃了很多亏,所以受到触动开始重视教育,但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做出了哪些努力还交代得不够明白。文章开头提到“这两年,别人想在我们村寨娶走个媳妇都难”是否意味着之前在藏乡的传统文化中,是不支持女孩子读书的呢?那么在转变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传统文化上的阻碍呢?是什么原因让村民抛弃之前的传统接受新的思想呢?文章重在教育方面的“改变”,那么这一层面一定要作为重中之重来讲述,思想转变过程省去不写,直接写了效果,会让疑惑无法解开。

  3.人物塑造可以再写得丰满点。文中多处举个例,如深受触动的村民尼美多吉、毕业后搞创新农业的多吉扎西、毕业回乡当老师的更巴措等,作者都用很少的笔墨一笔带过,缺乏生动的描写,虽然是则消息,典型的人物性格塑造略显不足,可读性有待优化。

  这位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获得者,年轻、帅气、充满朝气!2009年徐中成大学毕业,选择到藏区阿坝工作,2015年进入四川日报驻阿坝记者站工作, 办公室在州府所在地马尔康,但他每月待在马尔康的时间不超过10天。一年至少有200多天是坐班车走基层,全年行程3万公里左右。好新闻是用双脚跑出来的,四川阿坝州13个县(市)、220多个乡镇、1000个村寨,都留下他的采访足迹。


本文由:沐鸣娱乐(官方机械有限公司提供


热门产品